2022.06.28 中国矿业报
——华东理工大学毕业生掠影
◎ 张炯强
疫情下,就业难。在这个特殊的毕业季里,一批华东理工大学学子收拾行囊,奔赴远方,选择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他们说,只要有梦,哪里都是舞台。
“我希望自己像胡杨一样,牢牢扎根在祖国边疆”
“我是新疆出生的孩子,也是一名党员,我觉得有责任和义务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毕竟总要有人来建设新疆的。”华东理工大学机动学院2022届硕士毕业生陈迩文来自新疆克拉玛依,目前已经签约同样地处克拉玛依市的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
当过班长、担任过学院学生会新媒体中心副部长,拿过奖学金,参加过“大创”,发表了1篇第一作者的SCI论文,遇到了许多良师益友……陈迩文在华理的7年求学时光简单而充实,顺利完成的毕业答辩也给他的学生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虽然因为疫情无法拥有期待中的毕业仪式感,但华理带给我的成长是无法言喻的,让我的人生有了更多可能。”他说。
从小到大,父母都很尊重陈迩文的选择。去年暑假回到新疆,他和父亲聊到了毕业后的打算,交谈中发现,“父亲口中说着让我在外面好好地发展,但眼里满是不舍。天下父母一般心,都希望儿女能够留在自己身边吧”。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家里的风景也不赖,再加上能陪伴在父母左右,也是一种幸福。就在那时,陈迩文萌生了返乡就业的想法。
“其实,面试了一些公司后我发现,自己回新疆工作并不是仅仅为了陪伴父母,更是为了建设边疆。虽然一己之力有限,但如果有更多的新人、能人回来建设新疆,新疆就能变得更好,也会让更多的人因出生在这片土地而感到自豪。”陈迩文表示,作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三基地一通道”,新疆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多元化人才的支撑,这里天地广阔大有可为。
“乡村振兴战略给了我们年轻人更多发展机会”
“奔流的奎河是你的臂膀,逶迤的北山是你的脊梁,戈壁明珠甘家湖闪烁着迷人光芒,戈壁母亲的脚步惊醒了千古荒原,铸剑为犁的旋律在浩瀚绿野回响,兵团英雄大爱无疆,我们屯垦戍边为祖国站岗……”这首《科克兰木,我可爱的家乡》是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2022届本科毕业生陶志伟从小唱到大的团歌。
陶志伟是一个兵团儿女,出生在北山脚下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126团。这是第七师最边远的一个团场,地处新疆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的乌苏境内,有“军垦文化圣地,戈壁母亲故乡”之称。
“兵团是一个有魔力的地方,来到这里你自然就有了一种甘于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而且你会发现,在天山南北,只要是有兵团人的地方就有绿洲。我的父母就是其中的一分子,他们一直勤勤恳恳种棉花,教我本本分分做人。”说起兵团,陶志伟的语气中满是自豪。
2018年,陶志伟从兵团来到华理求学,大学四年,热爱篮球的他一直担任班级体育委员,学校或学院里跟篮球相关的大大小小活动中都活跃着他的身影。相较于其他同学考研或考公的热情,他对自己的定位比较清晰,就是想毕业后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为此,他尝试过很多岗位,在世界500强阿斯利康担任过销售实习生,也在一家中小企业轮岗过工艺工程师,在不断的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找寻自己的热爱。即使因为突发疫情校园实行闭环管理,他也坚持通过线上实习的方式积累工作经验,并在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毕业论文和答辩。
“努力学习不是为了摆脱贫困的家乡,而是帮助家乡摆脱贫困。”这句话曾深深地触动过陶志伟。时至毕业,疫情让生活慢了下来,他也得以静心思考着自己的未来,从迷茫走向坚定。因为热爱脚下的土地,因为内心强烈的使命感,陶志伟跟家人交流后,决定回到新疆就业。“跟很多‘驴友’一样,我也热衷打卡,因此也见识到了很多家乡不曾有过的风景,但一路走来,最让我神往的,还是家乡的那一抹风采。更重要的是,现在的乡村振兴战略给了我们年轻人更多更新的发展机会!”
随着职业规划愈加清晰,陶志伟的求职目标也发生了转变,薪资待遇不再是首要因素,地理位置和企业前景成为了关键。在辅导员吴阳的帮助下,陶志伟在两天内就收到了新疆梅花氨基酸有限责任公司的录用通知,将从事技术工程方面的工作。“这是一家位于五家渠市的药企,我打算在这个公司踏踏实实干下去,争取学习更多的技术与管理本领,实现建设家乡的初心。”对于未来,陶志伟充满期待。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6月9日,陶志伟乘坐返乡的列车回到了大美新疆,让青春之花绽放在天山脚下。“这段难忘的日子里,有小惊喜也有小感动。学校每天不仅提供免费可口的饭菜,还准备了让人幸福感爆棚的‘盲盒零食礼包’,把爱和温暖装满了我们的行囊。在探索中坚持勤奋、求实,带着华理人的印记,我将继续勇毅前行。”
{{panel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