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2022.07.01 中国矿业报   

  ◎  本报记者 武海炜

  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深海矿产资源科技创新团队在深海稀土研究领域的重要成果,近日在《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中科院一区,影响因子14.1)以“Early diagenetic control on the enrichment and fractionation of rare earth elements in deep-sea sediments”(深海沉积物早期成岩作用过程稀土元素的富集和分异)为题发表。

  据悉,深海稀土的富集机制问题一直悬而未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勘查和开发的进程。该研究首次系统分析了西太平洋深海稀土赋存的三大载体:海水、孔隙水和磷灰石的稀土和钕同位素特征,从机理上揭示了稀土元素迁移和富集的全过程,创新地以稀土循环的角度讨论了深海稀土富集机制问题,为国际深海稀土资源产业化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同时,该研究提供了稀土迁移的关键证据,发现稀土元素特征会显著受到早期成岩的改造,并提出磷灰石稀土元素特征可能不是示踪古海洋环境的可靠指标,该结论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认知,为稀土元素在地学界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近年来,该研究团队在稀土元素赋存状态和富集机制方面取得重要创新性认识,系统建立了深海沉积物稀土成矿模型,研制了一套富稀土沉积物标准样品,建立深海沉积物全矿物数据库,初步形成深海稀土选矿技术流程,极大地推进了产业化的进程,为我国战略资源保障做出了突出贡献。

  该文第一作者为中国地调局广州海洋局邓义楠博士,通讯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郭庆军研究员,合作单位还包括天津大学、云南大学、中山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和利兹大学等。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