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5 中国矿业报
——华能集团扎赉诺尔煤业公司灵泉露天煤矿生态修复纪实
◎ 本报通讯员 张燕锋 记者 马晓敏
灵泉露天煤矿曾是华能集团扎赉诺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扎煤公司”)下属主力生产矿井之一,该矿历经50余年开采,于2017年通过国资委去产能验收,正式退出生产矿序列。矿区关停后,扎煤公司非常重视矿区生态修复工作。经过多年治理,如今废弃矿坑底变成了绿草地,排土场上建起了矿山公园,野鸭、野兔、草原鹰等野生动物在这里开始安家……
矿区修复前后对比图 张燕锋 摄
功勋矿井落下帷幕
在呼伦贝尔市域内及整个内蒙古东部地区,扎赉诺尔煤矿的开采历史最为悠久。一百二十年间,这里的煤矿生产经营活动从未停止过,很多地方都留有挖掘和开采的痕迹。在满洲里市扎赉诺尔矿区东部,呼伦湖水曾流经的古河道上,就是灵泉露天煤矿的原址,在这里遗留有一个巨大的矿坑和连绵起伏的排土场。
灵泉露天煤矿自1960年6月开工建设到1966年5月建成投产。主要采用单斗电铲采装作业,准轨蒸汽机车运输的生产方式,2005年后,才辅以汽车运输。最初,设计规模为年产60万吨的中型露天矿,1974年进行改扩建,自1983年起,可实现年产百余万吨原煤,据统计,直至2016年末正式关停,露天矿共计生产原煤5180多万吨,为我国能源供应做出了重要贡献。
1959-1960年,矿区筹建期间,在呼伦湖水当时流经的古河道岸边,也就是达兰鄂罗木河畔,发现了辽代拓跋鲜卑古城遗址和大片的鲜卑古墓群,数量有300余座;开采期间,曾先后在此发掘出土了猛犸象化石、披毛犀化石、野牛头骨化石及其它古生物化石,特别是闻名中外的“扎赉诺尔猿人”头骨化石及大量的石核、石环、骨针、陶片、石网坠等人工刮削和打磨器具等,以上这些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黑龙江省博物馆收藏,证明了在两三万年以前,扎赉诺尔地区曾是远古人类的栖息地,是华夏文明和草原文化的摇篮之一。
矿区修复前后对比图 张燕锋 摄
政企联合修复疤痕
2008年,灵泉露天煤矿末采期间,扎煤公司就已经在矿坑北部建起了一座矿山公园。集科普教育和观赏休闲等价值于一身的“扎赉诺尔矿山公园”是国家批准建设的28个矿山公园之一,它建在关停后的灵泉露天煤矿作业场区,辐射矿产遗迹及历史遗迹景点、自然景观等。公园主体观景区占地面积约16000平方米,东西长200米,南北宽80米。公园大门采用枯树干造型,园内主碑高15米,碑身以井架和蒸汽机车轮为原型设计,底部碑座是矿工群体雕塑,主碑两侧的矿业史迹浮雕墙,高1.3米,宽0.2米,通过简洁绘画形式对该地区赋存煤炭的形成和开采历史进行展示。
扎赉诺尔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依托“百年煤城”的文化旅游资源,把绿化复垦、生态修复治理和矿山公园建设好,既可以辐射带动辽代拓跋鲜卑古墓群、特色民居建筑群等周边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还能和扎赉诺尔新区蒸汽机车博物馆、猛犸象公园等遥相呼应,将矿山历史展示、生态修复示范、观光游览三者有机结合,把本地区的地域文化品牌装扮得更亮。
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扎煤公司自2013年起开始着手实施具体工作,聘请专家对露天矿区进行实地勘察,根据周边地貌、土质及气候条件等情况,作出近、中、长期复垦工作规划,并委托相关资质单位编制出台了《灵泉露天煤矿闭坑安全及生态恢复综合报告》。此后,通过攻坚奋战,又陆续完成边坡治理、场地平整,以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形成了综合利用网络。
在修复过程中,扎煤公司会同地方政府,携手一起来做生态文明的践行者。他们按照专家团队提出的指导意见,围绕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这一中心任务,几年来,躬身践行,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依靠科技引领,在实干中求实效。通过采用阶梯降坡、分层治理和利用新地表土进行回填等措施,对矿坑和排土场上的土地进行治理修复,同时,采用撒播旋耕和渗水灌溉技术,施放有机肥料大面积繁育植被,进行复垦绿化。让曾经土灰色的矿坑和排土场披上了绿装,旧貌换新颜,一幅现实版的生态修复画卷正在描绘中。
当年,扎煤人为支援国家建设掘土出煤;如今,矿工们为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种草植树。从撒播第一捧草籽,栽下第一棵树苗,到成排、成行、成片、成规模,成效显现。扎煤公司全力投入,在人力、物力和资金、技术引进上都下足了功夫。广大干部职工履职尽责,精耕细作,严格按照科学规划去施行,从土壤改良、灌溉施肥到种植和管护,他们把工作任务与责任目标逐级落实到人,以确保繁育成活率,整体工作出成效。
2013年,他们共种植各类树木1.6万株;2014年,建成繁育基地,开始大面积培育“糖槭、银中杨、旱柳、樟子松”等适合当地气候的苗木;2015-2017年,选择109公路东侧的区域实施复垦工作,对该区域进行树木种植;2018年,在矿坑南部的内排土场5.1万平方米区域内建成复垦绿化示范区; 2019年,开始对东排土场区域进行环境治理恢复,大面积种植乔木、灌木和撒播草籽,对通郊路两侧的树种进行改造,以提升植物品质,凸显绿化效果;2020年,扎煤公司与当地政府联合开展3000亩造林工程,选择东、南排土场及矿坑东部等209万平方米的地域作为育林区,种植各类树木22.3万株;2021年,又相继在排土场边坡种植沙棘等各类树木34万株,草籽播撒80万平方米;今年上半年,草籽播撒3000平方米,补植苗木2.48万株……
经过10年的修复治理,矿区植被恢复面积达805万平方米,其中,植草面积460万平方米,植树面积345万平方米,种植各类树木67.2万株,包括糖槭、杨树、柳树、榆树、樟子松、沙漠玫瑰、沙果树、杏树、李子、云杉、大果沙棘、紫叶椆李、丁香、桃红、榆叶梅、茶条槭等10多个树种,形成了围绕矿坑的环式绿化带,完成了规划治理目标。
引来野生动物安家
如今,站在公园观景台上远眺,草木皆绿、满目葱茏的醉人景象让人眼前一亮。扎煤公司勘测公司负责人表示,随着复垦绿化区域的逐年扩大,矿坑内及周围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目前已有野鸭、野兔、狐狸、草原鹰等多种野生动物在这里繁衍安家,环境修复效果显现。
植树造林、美化矿山、造福子孙。昔日里,矿坑周边“尘土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景象不见了,眼前已经是绿草红花树成行的地貌景观。每逢金秋时节,走进复垦场区,一片片杨树、糖槭树、沙棘树、花树、樟子松枝繁叶茂、生机盎然,山杏、沙果、沙棘果缀满枝头……手指着矿坑南坡郁郁葱葱成片的沙棘和沙果树,扎煤公司勘测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说:“这些果木树都是前些年种植的,所选的山丁、沙棘、沙果等树木或植被都非常适合这里的土壤特性,只要水源、施肥和防护等措施跟上,成活率是很高的。现在,试种的花卉长势也非常好,有望扩大种植面积。”
作为大型国有企业,扎煤公司在高质量发展的路上咬定青山不放松,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坚持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综合治理方针,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如今的“十里矿坑”旧貌换新颜,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panel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