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08 中国矿业报
——从2022地热能产业发展论坛看大同“绿能”产业发展
◎ 本报记者 张继勇 李阔 王红杰
核心提示
地热资源是一种清洁低碳、分布广泛、资源丰富、稳定优质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地热资源是未来能源发展方向。通过做好减法、加法、乘法,山西省大同市新能源产业取得骄人成绩。其中,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地热发电项目等取得喜人成果。
中国煤都,金秋大同。9月2日,以“新趋势·新理念·新成果”为主题的2022地热能产业发展论坛在山西省大同市开幕。院士专家、政府官员、企业负责人等齐聚一堂,共推大同地热能开发与利用,共建大同绿色低碳发展新篇章。
“地热能是一种新的洁净能源。高温高压地热流体是地热能的一种,是来自地球内部巨大的高温能量。同其他的可再生能源相比,地热能可以全年无休持续提供能量。”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在主旨演讲中给地热能做了最为直白的定义。
天镇县地热井
做减法,提质增效继续发挥托底作用
初秋的大同,蓝天白云,文瀛湖碧波荡漾,西北部阴山山脉依稀可见,这与记者十几年前到访大同时灰色朦胧的景象判若两个世界。更有参会者表示,今天的大同,“塞外明珠”“大同蓝”实至名归。
素有“中国煤都”之称的大同市,是国务院批复的中部地区重点城市、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煤炭资源丰富。
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同市在稳定煤炭基本盘的同时,积极探索风电、光伏发电、地热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大同市牢牢把握中央赋予山西省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发展机遇,阔步向“新能源之都”进军,全面推进煤炭产业走“减、优、绿”发展之路,加速布局风、光、地热等绿色能源全产业链。
通过近年来淘汰落后产能和减量重组,大同市60万吨/年以下煤矿全部退出关闭,矿井平均单井提升能力227万吨(全省平均155万吨),先进产能占比达90.7%。大同市能源局相关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大同市加快化解过剩煤炭产能,全市累计关闭煤矿33座,核减产能煤矿4座,共退出产能3140万吨,煤矿数量压减到59座。
2021年,大同市煤炭产量14014.05万吨,占全省煤炭产量的11.75%。大同继续发挥强大作用,实现高质量产煤和维稳保供。
做加法,新能源产业持续发力
“地热能赋存于地球内部岩土体、流体和岩浆体中,是能够为人类开发和利用的热能,是一种清洁低碳、分布广泛、资源丰富、稳定优质的可再生能源。”中国工程院院士郭旭升在题为《中国地热产能的进展》的报告中再次阐述了地热能的属性。
2021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探索深化地热能以及波浪能、潮流能、温差能等海洋新能源开发利用”,进一步为地热能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策保障。
2022年8月,山西省政府发布的《关于全面推动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山西将大幅度提升地热能利用规模和效益,全方位推动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比2020年增加50%以上。到2035年,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比2025年翻一番以上;建成若干地热能综合利用基地、地热小镇,进入地热能产业强省行列。
新动能发绿电,助推“双碳”风正劲,高温地热绿意浓。近几年,大同市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超过700万千瓦,新能源占比46.33%。十年间,大同市新能源产业从披荆斩棘到乘风破浪,取得骄人成绩。而地热能稳定、环保、零排放的特性,更是成了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种子型”选手。
根据预测,大同市地热资源预估总面积1919.9平方千米,可采热水总量4.0162亿立方米,可利用热量5796百亿千焦耳,热储总量152130百亿千焦耳,折合标准煤5.1亿吨。2017年,阳高县、天镇县一带干热岩地热资源预可行性勘查项目入选年度省级地质勘查重点项目并实施。2020年3月,阳高县、天镇县一带干热岩地热资源可行性勘查项目取得重大突破,一勘探孔钻探至1624.01米时,出水温度高达160.2摄氏度,井口压力1.12兆帕,最大流量231.15立方米/小时,是迄今为止我国中东部地区温度最高、自流量最大、深度最浅的干热岩资源之一。
记者从论坛上了解到,天镇县这次发现的地热资源,相当于13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改写了我国内陆地区没有高温地热资源的传统判断。
发“绿电”,实验电站建设紧锣密鼓。2021年1月,天镇县高温地热能科研示范实验电站项目以100%一次性工程达标完成验收,提前16天实现发电。该项目通过“小功率、多机组”的方式,采用“有机朗循环工艺”发电设备系统,实现了一键启停、远程监控和无人值守,性能和工程质量均达到预期要求。该项目不仅为山西能源革命建设树立了标杆,更是对大同新能源领域向更稳定、更环保的高温深层地热利用方向转变起到了示范效应。
做乘法,温暖万家灯火
照亮云州大地,温暖千家万户。在大同艺术学院排列有序的供热设备一尘不染,像整装待发的士兵等待着严寒的挑战。
据学校的讲解员介绍,这套地热能供暖制冷设备可供热面积8万平方米。该项目由地热井系统等6个部分组成,采用浅层水源取热技术,钻取150米深度浅层地热井。该项目完全实现了终端零排放,年节约标准煤1600吨,减排二氧化碳4000吨。
目前,大同盆地重点地区深部高温地热资源详查、大同市西南部地热预可行性勘查等项目,正在实施的阳高县孤山庙等区域,开发利用了浅层地热资源,根据地热水的类型、出水量和温度的不同,分别开发利用于洗浴疗养、农业灌溉、养殖、取暖等。
除此之外,在大同市第六人民医院实现供热面积4.6万平方米。在大同市一批地热能项目完全实现终端零排放,实现了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和综合利用。
在天镇县高温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科研示范基地地热温室大棚内,火焰彩叶苏、草莓、小油菜等各色花卉、蔬菜、瓜果,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该温室大棚结合地热资源梯级开发利用,以地热能作为热源,打造各种植物四季正常生长的环境,实现了地热资源与农业生产有机结合,推动当地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助力乡村振兴开辟新的模式。
“十四五”期间,大同市将全力支持高温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从规划制定、科技支撑、产业布局等方面综合施策,加快地热能产业孵化培育,加大能源结构优化调整,以积极姿态迎接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黄金时代。
另外,大同市将稳步推进天镇县地热能热电联产示范项目建设,按照科研示范属性和“小功率、多机组”思路,探索阳高县-天镇县高温地热水质与发电工艺适用性,为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做好前期试验研究,力争“十四五”末建成地热发电装机2万千瓦。
大同市还将实施“地热+”多能互补清洁能源利用方案,解决供热制冷需求,打造地热发电尾水供暖示范工程,探索地热能发电与其他可再生能源一体化,打造出地热资源勘查和梯级勘查利用的大同方案,为纵深推进能源革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大同力量。
{{panel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