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环境下信息把关机制的演变和发展

2022.12.05 中国矿业报   

  ◎  武海炜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舆论环境、媒体格局、传播方式都在发生变化。网络传播给受众带来了极大便利,除增加了信息获取渠道外,还为受众提供了信息发布功能,进入了“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信息传播由原来的单向传播模式进入到多线传播。

  在网络传播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信息把关机制面临挑战,亟须探索网络传播环境下“把关人”理论的演变和应对策略,进一步完善适应网络传播特点的把关模式。

  一、“把关人”理论的提出和发展

  作为传播学领域的经典理论之一,“把关人”理论最早由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的库尔特·卢因于1947年提出。他认为,在研究群体传播时,信息的流动是在一些含有“门区”的渠道里进行的。在这些渠道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才能进入传播渠道。他们决定着是否可以传播、在什么时间传播以及以何种方式传播,他们个人的学识、观点、态度对于受传者来说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传播学者怀特在1950年将其引进新闻研究领域,提出新闻信息传递过程中存在“把关”(gate-keeping)模式。起因是他在1949年做了一项个案调查,研究一位有着25年新闻工作经验的编辑,在7天里对收到的信息稿件的处理行为,并了解其行为背后的原因。对此项研究结论,怀特在《“把关人”:一个新闻选择的个案研究》中进行了总结:信息传播中存在着“把关人”,而“把关人”个人的价值判断会影响信息传播结果。

  1969年,学者巴斯提出,整个新闻发布过程包括“新闻采集”和“新闻加工”两个阶段。同时期 ,学者沃特·吉伯对怀特“‘把关人’个人的价值判断会影响信息传播结果” 这一论述提出疑问,他认为“把关人”并不能完全按照自己个人意志筛选信息,他一方面面对信源的压力,信源会极力传播与自己意志相匹配的信息;另一方面还要面对媒体机构的压力,“把关人”并非孤立的个人,而实际上是一个组织,个人会受到组织规则的约束和影响。

  麦奎尔在《大众传播理论》中也论述了媒介体制和社会各体制之间具有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系。

  二、网络传播中“把关人”面临的困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当前,我国正深入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成熟,给信息传播带来了便利,信息内容越来越多样化,信息载体不断丰富,传播速度不断加快。但同时,因为网络传播的快速、高效和多信源,给信息把关带来了诸多挑战。

  (一)信源多样化,无效、虚假和冗余信息增多。

  真实是新闻的第一生命。在传统媒介时代,信息的来源较为单一,主要来自专业记者的采写,经由专业编辑把关后推送。信息从采集到传播,整个链条都是由具备较高媒介素养的专业新闻工作者操作,这些信息新闻要素齐全,基本被认为是可信、准确的。

  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传播技术的发展,媒体社会化趋势已经不可逆转。譬如国外的Facebook和Twitter,国内的微博、微信等平台,改变了人们的信息获取渠道,同时也给大家创造了更多发声的平台。自媒体账号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多,信息源不断丰富,同时也由于网络空间的开放性与低门槛性,使得无效、虚假和冗余信息大幅增多。

  (二)信息量大、时效强,对信息把关效率提出考验。

  传统媒体信息内容经过采集后还需要加工和审核,最终呈现在受众面前时已经距事件发生有一段时间了。网络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突破了原有的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发布者可以随时随地上传信息,短时间就能推送给受众。尤其一些热点话题,借助微博、抖音等互联网平台,传播快捷而高效。

  此外,互联网平台除了文字内容外,还可以发布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这就大大降低了进入者门槛。发布者如果写不出文字稿件,可以选择剪辑发布视频内容,声音和画面的信息形式,反而愈加受欢迎。平台的多样化叠加信息形式的多元化,使网络传播平台信息量不断增大,时效性越来越强。信息发布量大、速度快,对信息审核效率提出了巨大挑战。如何在短时间内高效准确地识别和筛除错误信息,成为网络时代对“把关人”的又一大考验。

  (三)传者和受者关系模糊化,导致“把关人”角色复杂多样。

  在报纸等传统媒体采编中,新闻信息采集、撰写、把关审核等环节十分清晰,职责明确:由记者负责一线采编撰稿,编辑严格按照“三审三校”流程,对稿件内容进行初审、复审、终审,并进行不少于三次校对工作,之后刊发传播。“三审三校”流程对新闻内容做出选择,对新闻质量进行严格把关。

  而在网络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和受众角色模糊。比如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参与信息生产的不仅仅是专业的新闻工作者,每一位受众都有新闻写作的平台和权利。在这样传受关系弱化的传播模式中,“把关人”角色弱化,导致把关的可行性降低,增加了把关的难度。网络多有一些“雷人雷语”,还有大量错综复杂、真假难辨的信息。谁在履行“把关人”角色,对这些信息进行把关过滤,是网络传播的难题。

  三、网络传播中“把关人”模式的优化对策

  网络信息错综复杂,“把关人”不仅影响着新闻信息质量,还影响着公共议程和公众对社会环境的认知。

  如何提升符合互联网规律的把关能力,切实提高管网治网用网水平是需要深入思考的议题。

  (一)“技防”与“人防”相结合,强化信息把关效果。

  算法、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网络信息把关带来了福音。如今,各个网络媒介平台纷纷引入更加先进、功能更加强大、应用效率更高的“技防”手段,与传统的人力把关手段进行互补。例如,今日头条作为商业化新闻聚合平台,其主要的技术把关环节包括数据分析、标签分类、用户兴趣分析、不良信息过滤等,主要是通过程序算法逻辑,对海量信息进行个性化分发推送,从而满足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要。

  但在运用技术手段进行信息把关的同时,我们也要避免产生技术唯一、技术先导和技术依赖的心理,不能忽视“人防”的重要性。很多时候,技术手段可以通过关键词检索、图片识别的方式,对有害信息进行筛查,但是信息里的政治导向偏差和其他一些比较隐晦的隐患,技术手段容易疏忽,需要人工审核进行严格把关。因此,“人防”和“技防”相结合,才是突破日益严峻的网络信息导向和内容问题筛查困境的不二法门。

  (二)“串联”改“并联”,提升信息把关效率。

  传统的新闻生产传播规范和采编发规则,尤其是“三审三校”的制作出版流程,保障了媒介信息的真实准确。但在网络传播中,信息具有速度快、交互性强等特点,传统的“串联”模式编审流程,一定程度上会限制信息的发送效率。为保障网络平台信息质量,又不影响信息审核速度,可考虑将原来“串联”的“三审三校”流程“并联”操作,即一篇新闻稿件传到审核后台,在进行技术把关的同时,由2-3位专业编辑人工把关并提出修改意见,后汇总至复审处进行整合校正,对政治方向和其他重大问题把关后进行推送。

  (三)建立“回头看”机制。

  传统媒体,尤其是报纸这样的媒介,新闻信息一旦刊发,即便出现错漏,也只能在后续报纸上刊登更正信息。但网络媒介平台大多是支持后续修改操作的,可以及时对信息进行二次修改更正。

  因此,网络传播中建立“回头看”机制很有必要。网络媒介信息发布工作定期开展“回头看”,一是利用技术手段不间断地对已发布信息进行内容巡查检索,确保信息没有重大错漏;二是人工对已发布信息进行回顾,包括对内容的把关和对网友互动情况的梳理,通过反馈情况为以后的信息发布提供经验借鉴。

  四、小结

  网络传播环境下,虽然传统的“把关人”理论遭到冲击,但“把关人”的角色仍然存在。我们要深入思考网络传播特点,把握网络传播规律,重新审视“把关人”理论的演变和发展,不断完善信息把关机制,将“把关人”由人工手段向“人工+技术”手段转变,同时注意通过改进审核流程和机制来提升把关效率,进一步确保把关效果。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报社)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