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3 中国矿业报
◎ 江西省地质局党组副书记、局长 陈祥云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意义重大。随着疫情防控转入新阶段,各项政策不断落实落细,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断积聚增强,经济向上向好的大势明显。江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预期增长目标为7%,强调在实际工作中尽可能争取更好结果。因此,我们更要坚定发展信心,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在机遇中乘势而上、在挑战中逆势前行。
始终立足国内增强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国之大者”。江西省地质局全局上下要团结一心、凝聚共识,自觉提高政治站位,以战略思维谋划全局,围绕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充分发挥找矿主力军作用,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再立新功。
第一,加强矿产勘查开发,全力保障能源资源安全。要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的重要回信精神,牢记能源资源安全保障殷殷嘱托,正确认识、科学回答好新时代“为什么找矿”“找什么矿”“在哪里找矿”“怎么找矿”等一系列地质工作新命题,积极投身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为国家和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能源资源保障。
要加强基础地质调查工作。做好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的研究,深化矿产资源国情调查,系统分析已查明资源量矿种的矿产资源数量、质量、结构、空间分布状况和资源变化格局,总结经验、深化认识,准确分析研判江西省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程度。围绕省内重要成矿区带,以及《江西省战略性矿产找矿行动实施方案(2021-2035年)》中确定的重点调查区,部署区域地质调查和矿产地质调查,分析矿产资源潜力,优选找矿靶区,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科学指导。
要加大矿产资源勘查力度。围绕保障能源资源供应链稳定,围绕江西省“2+6+N”现代化产业布局,围绕市场需求,结合江西省矿产资源禀赋特征和矿业经济发展现状,重点加大铁、铜、锰、铝土等大宗矿产资源,钨、重稀土省内优势特色矿产,锂、钴、镍、钒、石墨等新能源矿产,以及萤石、硅石等特色非金属矿产的勘查力度,持续推动实现新的重大找矿突破。重点推进宜春、萍乡、上饶、赣州等地区优势矿产资源勘查,力争实现更多有重大影响的找矿成果。启动赣州地区资源家底调查评价工作。积极开展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勘查。主动对接中国稀土集团、中国铀业、江铜集团、江钨集团等重点企业,提供优质的资源勘查服务。
要坚持勘查开发一体化道路。坚持绿色勘查、绿色开发理念,把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贯穿于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全过程各方面,加大绿色转型投入。加快推进重点在建矿山项目,尽快实现德安张十八铅锌锑矿正式投产,崇义枫树下萤石矿进入试生产。稳妥推进遂川华云石英岩矿、德兴石坞金矿等重点探矿权的对外合作及探转采工作。积极做好自有重点矿业权精勘细查和开发论证,加快推进矿业权流转盘活。
第二,优化公益地质服务,积极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围绕全面落实江西省地质局《地质工作公益服务清单》,进一步彰显地质工作公益属性,全力为江西省能源资源保障、生态文明建设、防灾减灾救灾、自然资源管理等提供技术支撑和公益服务。
要提升谋划的高度。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探索“两山”转换通道。积极承揽江西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技术标准编制工作,为江西省生态修复工作提供技术规范。认真参与环鄱阳湖区域(南昌和九江)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工程项目申报,助力地方政府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申报和建设。做好长江经济带(江西段)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高标准实施兴国县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省试点项目,打造江西省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强化应急救灾支撑,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好江西省汛期地质灾害“三查”和应急调查工作。充分利用新技术手段,推动江西省地质灾害群专结合智慧化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搭建地质灾害风险防控智慧服务平台,提升防灾减灾技术水平和保障能力,努力实现“哪里有江西地质队伍,哪里就不出现造成重大损失的地质灾害”。
要加强研究的深度。加强工作前瞻性,深入做好地下水文章,积极推进新余、吉安两市战略性城市地下水应急水源地调查评价和建设,精心打造地下水应急水源地“江西样板”。重点开展20个县(市、区)粮食主产区的地下水资源勘查工作,加强水资源战略储备,有力保障干旱等极端气候下的粮食安全。做好江西省优质矿泉水、地热水调查评价工作。持续开展好区域地下水动态监测及平台建设,有效保障水资源质量与安全。
要拓展服务的广度。加大农业地质、旅游地质工作力度,积极参与江西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用地安全利用等工作。持续做好以富硒、锌等特色元素土壤地球化学调查,助力特色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实施好重点行业企业用地污染调查工作,有效防范和管控土壤环境风险。做好江西省旅游地质资源调查,为江西省地质公园和地质文化村建设提供专业技术支撑。
第三,深化事业单位改革,重点优化事企分体运行机制。今年是改革攻坚之年,要坚持“一队一策、事企分体运行”原则,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攻坚,在强化事业属性、回归事业职能上下功夫,夯实立局兴队基石。
地勘单位要根据自身职能定位,推动结构重塑、功能再造。千方百计做大主业、做强事业、做优特色,决不能什么都做、什么都不强。推动与主责主业紧密相关的企业资源回归事业,进一步做实事业单位的二级院、所、中心等,以此为载体开拓市场、承揽项目、强化实力,保障事业职能进一步彰显。局层面在政策、资金和资源配置方面统筹调控,及时纠治偏离主业专业发展方向现象,健全完善杜绝同质化竞争和内部恶性竞争的长效机制。
要全面梳理队属企业,进行科学分类,做到清理一批、回归一批、整合一批、建强一批。按照集团化管控、专业化关联、集约化运营的要求,构建功能定位明确、权责关系明晰、层级设置合理的集团框架管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实现从规范管理到科学管理的升级,提高防范各类风险能力,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加快低效无效企业的清理退出。
第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努力开拓合作共赢新格局。全面对接国家和江西省的战略需求和重大规划,更加主动扩大开放、深化合作,通过强强联合实现互利共赢,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要坚定不移加强国际合作。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中外交流将逐步恢复正常。我们要以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加速“走出去”,抢时间、抢机遇、抢市场。从局层面做好战略布局,聚焦大宗紧缺矿种、新能源矿种和战略性资源需求,以非洲、南美洲、中亚、东南亚为重点,稳步做实“三个基地、两条贸易线”的境外矿产资源产业布局,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矿业格局。精心实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程建设和援外工程项目,以高品质工程讲好“中国故事”“江西故事”“江西地质故事”,力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要深度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将找矿突破与服务区域经济密切结合,总结推广“宜春模式”的成功经验,抓住新能源等产业发展风口,推进与萍乡、上饶等设区市政府的战略合作协议落实落细,积极跟进与赣州、新余等设区市政府的战略合作达成,努力开创“崇义模式”。完善局属地勘单位落实“1+N”对口服务模式,主动对接政府及相关部门工作需求,以战略合作为抓手,积极提供各类地质服务和技术支撑,全方位深度融入区域经济,以优质服务擦亮江西地质“金字招牌”。
第五,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着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坚持创新驱动,聚焦突破产业发展中的“卡脖子”难题,重点推进找矿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科研创新,做好新设备升级,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全年科研经费投入不低于1.8%。重点抓好联合科技攻关,与江西省科技厅协同推进“科技+地质”联合计划项目落实落地。深化与科研院所和头部企业、重点企业合作,加大科技项目和科技奖励的申报力度。以推进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为抓手,稳步推进产业数字化和管理数字化,促进地质技术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统筹推进江西地质大数据平台建设。充分发挥“数字智能化工程指挥中心”在促进数字经济和施工业深度融合方面的引领作用,打造江西省“智慧工程建造”样板。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加大青年科技人才和优秀科技带头人引育力度,建设高水平创新科研攻关平台,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打造地质科技人才高地。
第六,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全面提高职工群众生活品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常态化长效化,积极妥善处理历史欠账。全面兜牢民生底线,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做好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关心关爱离退休老同志和年轻职工群体,做好“一老一少”服务。加快老旧基地开发建设和改造,力争将一批老旧基地改造纳入政府棚改计划,改善职工居住环境,提升职工群众生活品质,坚决维护好和谐稳定局面。持续抓好赣县区建节村、坳背村和万安县帮扶工作,助力江西乡村振兴。
坚持和加强党对地质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地勘单位班子建设和基层党支部建设,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坚持以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强化正风肃纪,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扎实抓好省委巡视整改工作,巩固提升巡视整改成果。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抓好第三轮15家局属单位政治巡察。对标“五型”政府建设,努力打造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整治隐形变异“四风”问题,强化“三不腐”建设,推进政治生态持续向上向好。
2023年,江西省地质局地质事业改革发展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全局上下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化落实江西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两会精神,坚决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江西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按照局“四六六三”总体思路,团结奋斗、砥砺前行,再立新功、再创伟业,不断谱写江西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panel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