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热议绿色能源:绿色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靓丽名片

2023.03.13 中国矿业报   

    ◎  本报记者 张继勇

  “去年我国可再生能源的装机总量历史性超过煤电,占比达到了47.3%,全年的发电量超过了2.7万亿度,正好是欧盟27个国家2021年度全年用电的总量。”3月11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三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中接受记者提问时表示。这也是今年全国两会最后一场“委员通道”采访活动。

  据记者统计,今年的三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记者提问或委员回答的问题有两场与能源资源有关。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发展、大力开发绿色新能源产业成为“委员通道”上记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能源融合发展实现多重模式

  当下我国围绕绿色低碳、数字智慧、共享融合这三大经济形态进行转型,成为时代的潮流。目前能源融合发展,也是我国绿色低碳转型的主要方向和关键路径。

  宋海良委员表示,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四大融合发展:第一是产业间的跨界融合,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的互补协同发展,“能源+”模式,能源与工业、交通与建筑等行业的深度融合;第二是产业链内的相互融合,产业链上下游之间深度融合,从而实现多策、多能、多环节的联动发展;第三是实现要素间的融合发展,主要推动产融、产技、产性三大融合;第四是区域间的融合,推动跨国、跨区域的融合,从而构建绿色低碳合作的新格局。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他现场举出两个经典案例:

  案例一,一体化融合发展。众所知之,内蒙古自治区的乌兰察布是我国重要养牧区之一,这一区域对能源的要求,对生态的要求较高。中国能建建设了目前世界最大的远网合组一体化的融合示范项目。探索用光伏发电板防风固土,提高土壤的含水能力,能更有利于植被的生长,茂盛的植被让这里的羊群可以提前两到三个月出栏,这种创新模式一方面改善了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增加了牧民的收入。当地老百姓形象生动地说:“板上发电,板下种草,草上养殖,长出‘智慧大脑’,从而让大自然变得更加无限美好。”

  案例二,交能融合。目前中国能建正在全国实施零碳港口、绿色航道、绿色电动船、绿色公路、绿色轨道交通、绿色机场,这些都是绿色低碳转型和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新产品。刚刚开工建设的广西平陆运河,用全新的设计建设理念打造零碳工程,实现了“四个全”的目标,全施工期内采用锂电、全设备采用新能源技术、全运营期采用绿色电动船、全水利枢纽采用绿色动力,实现了全面的绿色低碳转型。

  能源融合发展不是简单地做加法,而是能够实现1+1>2的效果。融合发展的场景无限广阔,能源融合发展的价值不断提高,让绿色低碳走进千家万户,并成为标配与终端。让绿色低碳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基调,人民美好生活的底色,让广大人民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和谐之美。

  “风”“光”依旧精彩

  风光能源是大自然的恩惠,取之不竭,用之不尽。我国拥有成熟的风光发电技术,近十年来,以风、光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在保障能源供应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如今我国风光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光伏制造业、光伏发电装机量、光伏发电量连续多年“世界第一”,2022年风电装机容量约3.7亿千瓦,同比增长11.2%。

  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多发、频发、强发、并发的态势,将给新能源供给等带来重大风险。由此,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建议,提高能源系统应对气候风险的能力也很重要。需要多措并举提高能源气候安全预警能力,如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提高新能源和负荷功率预测的精准度。

  为了更好地保持我国光伏产业的全球领先地位,他还建议,将光伏硅片制备技术不列入限制出口技术目录,并加强对光伏产业的宏观指导和顶层设计,继续支持我国光伏行业加强技术创新,掌握核心关键技术,鼓励企业立足全球市场,积极开展对外布局,提升对全球光伏产业链的把控能力及本土化制造能力。

  地热能蓄势待发

  “我国水热型地热资源量折合标准煤1.25万亿吨,地热资源基数折合标准煤856万亿吨,资源量占世界的1/6。”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表示。深挖地热资源有望成为继风光之后又一主要绿色能源,今年两会上更是有多位代表委员提出了要大力开采地热资源。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根生建议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加大深层地热资源的勘查开发力度,助力国家实现双碳目标。他认为,地热资源是一种特殊的地下宝藏,跟风能、光能一样拥有资源丰富、绿色高效的特性。

  王焰新院士指出,地球深部赋存着极为丰富的水热型和干热岩型地热能。他建议:一是设立深部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方向的国家地质调查专项、重大科技攻关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二是出台优惠政策,引导、激励社会资金投资深部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加快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三是谋划布局深部地热领域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依托在该领域具有学科和人才优势的高校,通过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和国际合作,加大该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

  新时代中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与此同时,绿色经济加快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发展“含绿量”和生态“含金量”同步提升,绿色能源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