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快讯 | 林西地区存在四期岩浆侵位

2023.03.30 中国矿业报   

  《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快讯》近日公布了“林西地区热历史和抬升剥露过程调查”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果。

  该项目隶属于“北方山系西拉木伦与贺根山基础地质调查”,承担单位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研究所,任务周期为2019-2021年。该项目以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地区为研究区,采用低温热年代学技术手段,结合前人已有的区域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地质背景研究,恢复该地区关键区段晚古生代以来的热演化史及隆升剥蚀作用过程。

  研究表明,林西地区存在四期岩浆侵位。研究区中最老的侵入岩位于马鞍子岩体西部,结晶于早二叠世,其锆石U-Pb年龄为280.4±1.9百万年至280.7±2.0百万年。第二期岩浆活动形成了龙头山岩体,岩性以花岗闪长岩体为主,其锆石U-Pb年龄在241±3.2百万年至242.8±1.7百万年,表明其侵位于中三叠世。第三期岩浆活动发生在侏罗纪末期,形成了马鞍子岩体,岩性主要为二长花岗岩,其锆石U-Pb年龄为143.8百万年至162.4±1.4百万年。第四期岩浆活动发生在早白垩世,形成了研究区北部的四块石头山-夜来改岩体,岩性主要为二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其锆石U-Pb年龄为132.7±1.9百万年至135±2.9百万年。晚期岩体对早期岩体呈侵入接触关系。(U-Th)/He测试结果表明,区内侵入岩体样品的磷灰石(U-Th)/He平均年龄范围为119.7±7.0百万年至94.8±7.5百万年;锆石(U-Th)/He平均年龄范围为165.7±9.8百万年至125.9±7.5百万年。不同类型样品的(U-Th)/He年龄无明显差异,总体上集中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期间(J3-K1),说明研究区内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期间发生了显著的抬升冷却事件。这一时间也对应了研究区内最后一期大规模深成岩侵位事件。

  研究表明,林西地区侵入岩体中新生代热历史及抬升剥露过程。虽然研究区在早二叠世至早白垩世期间,存在多期次花岗质岩体的侵位作用,但多数岩体在岩浆侵位后仅经历了一个期次的抬升冷却事件。在侏罗世-早白垩世期间,研究区内发生了显著的抬升冷却事件,区内大规模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及早期侵位的花岗闪长岩岩体在此次事件中均被剥露至地表或近地表。进入晚白垩世以后,研究区内构造活动的程度大大减弱,抬升剥露过程再次趋于缓慢。研究区内花岗质岩体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期间的快速隆升与同时期亚洲东北大陆伸展构造有关,是伸展环境下的一种表现形式。受到蒙古-鄂霍次克带造山后的重力塌陷与古太平洋俯冲大洋板片回撤的双重叠加改造影响。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期间,亚洲东部在区域张扭应变场的作用下,发生强烈改造,发育逃逸构造。其间,伸展构造在欧亚大陆东部广泛发育,如出露众多的变质核杂岩、形成左旋走滑断层和NE-SW向大型裂谷盆地、形成大量的侵入岩和喷发的火山岩,这些伸展构造从蒙古-苏伯利亚东部的泛贝加尔地区一直向南延伸至中国华南板块。(张文)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