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4 中国矿业报
——记中国地调局地质所大陆碰撞成矿作用创新团队
◎ 郭 戈
开栏的话
榜样力量催人奋进,先锋标杆激励前行。进入新时代,地质行业涌现出一批锐意进取、奋发有为、成绩突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为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现特开设“榜样力量”栏目,让我们一起聆听奋斗故事,汲取榜样力量,用榜样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这是自然资源部矿床学领域第一支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的团队,团队创立了大陆碰撞成矿理论,回答了大陆碰撞如何成大矿的理论问题,项目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翻开厚厚的荣誉簿,走进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研究所大陆碰撞成矿作用创新团队,你会被他们执着、坚定的信念所激励,被他们奉献、团结的精神所打动,深刻感受到他们满满的精气神以及作为新时代地质工作者的别样风采。
理论创新 实现找矿突破
为国找矿,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始终是地质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使命。大陆碰撞成矿作用创新团队的成员正是基于这样的初心而凝聚在一起,他们将基础研究和国家需求结合起来,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用理论创新成果指导找矿工作。
1998年,团队的创立者侯增谦院士在赴西藏玉龙、冈底斯等地开展实地考察时敏锐地发现,上述地区出产斑岩铜矿,并且形成于大陆碰撞的构造时期。国际矿床学界的经典成矿理论认为,斑岩铜矿的形成与大洋俯冲有关。大陆碰撞能否形成大矿是学界争议已久却又束之高阁的重大理论问题,而青藏高原是全球最典型的碰撞造山带,如果以青藏高原为突破口解决好这一问题,不仅能够填补理论空白,更有可能实现找矿突破,为国家经济发展寻找更多的后备资源。
为了破解大陆碰撞成矿机制的奥秘,团队把青藏高原碰撞造山过程与区域成矿作用作为核心研究内容,将碰撞造山带内规模最大的斑岩铜矿和MVT铅锌矿作为主攻对象。扎根青藏高原二十载,团队最终取得了重大进展,查明了青藏高原众多大型矿床的形成晚于6500万年前,证实成矿作用贯穿于大陆碰撞的全过程;建立了碰撞型斑岩铜矿、褶冲系铅锌矿、碳酸岩型稀土矿等成矿新模型;阐明了大陆碰撞过程中金属富集机制和成矿机理,揭示了碰撞造山带成矿系统及其区域成矿规律。在此基础上,他们还提出了“大陆碰撞成矿”理论模型,阐明了大陆碰撞能否成大矿以及如何成大矿的理论问题,在国际矿床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大幅度提升了我国在矿床学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国际权威杂志 Ore Geology Review 的主编 Cook 教授专门致函科技部,并表示:“这是一项令人敬佩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成就。”国际著名矿床学家Kerrich 教授在国际地科联刊物 Episodes 上发表评论文章,认为“这是喜马拉雅碰撞成矿研究开创性的集成创新成果,具有显著创新和广泛影响。”
团队系统论证了青藏高原冈底斯带具有巨大的成矿潜力,提出冈底斯带有望成为“西藏第二条斑岩铜矿带”,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以此为主要理论依据,部署实施了大规模的矿产勘查;西藏地勘局据此调整战略方向,将勘查重点转向斑岩铜矿。随着理论深化,团队又建立了勘查模型和评价方法,为冈底斯带大型-超大型铜矿的重大突破提供了有力支撑。2008年,团队提出,青藏高原东北缘发育一条上千公里的巨型铅锌矿化带,并构建了褶皱逆冲系铅锌成矿-找矿新模型,指导青海多才玛矿床突破了找矿困局,目前该矿床已成为价值千亿元的超大型矿床。
面对成绩,团队并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而是把研究视野扩大到金矿、稀土矿和关键金属等领域,既要做到“顶天”——瞄准科技前沿、与地质科学整体发展同频共振,又要坚持“立地”——紧密结合国家需求、与找矿突破融为一体,争取为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做出新的贡献。
认准方向 勇毅前行
大陆碰撞成矿作用创新团队成员的研究领域虽有不同,但大家在科研道路上都践行着一个共同的理念:认准一个方向,就要踏实走下去。
前进路上,有时会遇到打击和挫折。团队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杨志明曾有过这样的经历,读博士期间,他在阅读了大量英文文献后发现,我国矿床学研究落后国外太多,好比你仍在打地基,别人已经盖起了高楼大厦,这研究还怎么做呢?让他走出低谷的是导师侯增谦的鼓励:“正是因为落后,所以需要我们去追赶啊!”杨志明望着办公室里满满的岩石样品,终于确立了终生的志向。我国的矿床学研究毕竟起步晚、基础弱,要挑战西方奉之为圭臬的经典成矿理论,并让中国人研究出的理论在国际上得到认可,谈何容易。团队曾做出一项碰撞型斑岩铜矿形成机制的重要发现,论文投稿到国际权威杂志,却被对方以“不相信”给拒绝了;直到6年后,文章才得以发表。面对这些的经历,团队成员不是没有过苦恼和低落,鼓舞他们继续前进的,是对地质研究的热爱,以及对地质事业的执着。
团队的工作区主要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海拔极高,人迹罕至,气候复杂,对科研人员的工作和生活都是极大的挑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刘英超,作为团队里的两位女将之一,有着巾帼不让须眉的勇气和意志力。2010年,她在三江带东莫扎抓铅锌矿床开展野外工作时,住的帐篷被大雪压塌。第二天早上,同事看到坍塌的帐篷,还以为她出了意外。2013年,刘英超在冈底斯带加查矿床开展野外工作中,因降大雨导致水漫入帐篷,她只能拿着饭盆,一盆一盆往外舀……可以说,团队成员的野外工作,都是在这样风霜雪雨的磨练中一步步走来的。大家内心深处都觉得:只有经得住艰难困苦的考验,才能摘取真理的桂冠。
科研工作要想出成果,必须全身心投入进去,沉下心来,严谨求实,才能有所收获。地质精神一脉相传,侯增谦院士从多位地学大家身上继承了潜心研究、严谨治学的精神,又身体力行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团队成员。多年来,团队成员出野外都养成了“当日事、当日毕”的习惯,以及对细节“斤斤计较”的学风,每一块样品、每一个数据,都要求真实准确;图件中每一条断层线的描画、每一个地质符号的位置,都不能有丝毫差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科研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甘为人梯 托举青年成长成才
“年轻人是我们的未来,是事业的未来,只有年轻人真正成长起来了,一切才皆有可期。”这是侯增谦院士多年秉持的人才理念,也是团队人才培养的优良传统和鲜明特色。
侯增谦院士先后担任地质所所长、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等,业务和行政工作非常繁忙,但是对于青年人的培养,他一直都是亲力亲为、倾尽心血。团队成员几乎都收到过侯增谦院士凌晨改回来的论文或项目申请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刘琰谈到,侯院士的言传身教,使自己对稀土矿床的研究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并于2018年成功获得基金项目,2019年获得了“优青”项目资助。有了榜样带头,团队成员都把传、帮、带作为自己的职责,托举青年成长成才。2018年,团队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名单。杨志明、宋玉财获得“杰青”基金资助,刘琰、刘英超获得“优青”基金资助……这些都是团队人才培养工作结出的硕果。
团队还有一个特别的文化,就是不惟权威、崇尚真理。团队年会上,每位成员以及研究生都要汇报自己的研究进展。平时团队也经常召开自由讨论会,团队成员常为了学术问题争得面红耳赤。不了解情况的老师见到了,开玩笑地说,你们这群人不太好相处啊!可是大家却十分享受这种自由表达学术观点的氛围,不仅没有因为学术争论而心生芥蒂,反而关系越来越好。真理越辩越明,道理越讲越清,通过思想的碰撞,青年人的学术思维、表达能力得到了全面锻炼和提高。
科技创新走国际化道路,培养有国际视野的人才,是抢占科学前沿、全面融入科技全球化进程、不断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必然要求。团队一直致力于培养国际化人才,通过多种渠道,让年轻人走出去。目前,团队的大部分成员都有长时间的出国研修经历,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的诸多高校及研究所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在走出去的同时,他们还把国际一流的矿床学家请进来。近年来,国际著名的铅锌矿床学家David Leach教授,每年都会与团队开展3个月左右的合作研究。团队中还有多人在国际机构任职:侯增谦担任国际地学计划中国委员会主任、国际应用矿床地质学会区域副主席;杨志明当选为国际经济地质学会理事;宋玉财当选国际矿床地质学会区域副主席;刘琰任欧盟地平线计划专家组成员;刘琰、刘英超担任《Ore Geology Reviews》副主编。通过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团队从最初的籍籍无名,到如今已在国际地学界占据了一席之地。
关于团队的未来,大家斗志昂扬、充满希望:团队要做大学问、做实贡献,发挥集群效应,担负起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在国际矿床领域发出中国声音,用高质量创新成果报效祖国、服务社会。
{{panel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