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密码:“地质+”效应

2023.05.22 中国矿业报   

  ——2023年地质文化村(镇)调查建设评价技术培训会侧记

  ◎  本报记者 张丽华 马晓敏

  近年来,一种集“颜值”“内涵”于一身的独特乡村悄然兴起。通过保护和利用地质遗迹,建设地质文化村,唤醒村镇“沉睡”的地质资源,引发“地质+”效应,从而助力乡村振兴成为新风尚。

  那么如何更好地推进地质文化村建设、如何讲好地质文化故事、如何推进地质文化村可持续发展?日前,我们从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在浙江湖州主办的2023年地质文化村(镇)调查建设评价技术培训会上寻找到答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石碑

  示范建设成效明显

  地质文化村(镇)是依托地质资源禀赋,通过深度挖掘地质科学和文化,将其与乡村、乡镇建设相融合,发展特色产业和经济,提升乡村、乡镇生活品质和文化内涵,从而形成的宜居宜业的特色村(镇)。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地质遗迹调查监测室主任董颖表示,“地质文化村建设开辟了地质工作服务乡村振兴的新途径,不仅在普及地球科学知识,推进民众认识自然、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推进地质工作转型发展,重塑新时代地质事业新形象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地质文化村建设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形成品牌效应,建设一批成功案例;到2035年形成‘千村百镇’格局,内涵更加丰富,产业更加优化。”

  2018年11月,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与浙江省自然资源厅联合命名浙江省嵊州市白雁坑村为全国首个地质文化村,拉开了全国地质文化村(镇)建设的序幕。近几年,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大力推动下,依据村(镇)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产业发展状况,我国探索出了“地质+生态旅游”“地质+生态农业”“地质+自然教育”“地质+生态康养”“地质+创新创意”以及“地质+综合服务”六种地质文化村(镇)建设模式。

  “截至目前,我国共有50个‘空间开放、产业鲜明、生态宜居、文化丰富’的地质文化村(镇)先后获批建设,29个省(区、市)118个村(镇)相继开展地质文化村(镇)建设。2021年地质文化村(镇)建设带动地方投入资金超过1亿元,企业投入资金超过3300万元。同时活化了以往区域地质调查等基础地质调查成果,充分融合了多领域多学科的调查成果,为地勘单位转型升级开辟了新路。”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地质遗迹调查监测室副主任曹晓娟表示。

  讲好地质文化故事

  地质工作作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军,正发挥其先行性、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作用,在服务生态环境屏障建设、乡村地学旅游和乡村地质防灾减灾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建设地质文化村(镇)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实现地质遗迹保护,推进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和探索,同时也是推进地质工作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

  与会专家表示,地质文化村(镇)建设工作是通过深入挖掘地质资源禀赋、地质文化,培育发展与地质相关以及适合本地发展的优势和特色,走出一条地质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绿色产业快速发展、农民富裕相结合的发展之路,可谓切实将乡村振兴战略落到了实处。

  建设地质文化村(镇),讲出、讲活、讲好地质故事非常重要,如何把握地质文化建设之“魂”?

  中国地质学会诚信体系建设处处长、科普与会员服务中心主任孟庆伟在作主题分享时表示,要讲出、讲活、讲好地质故事,把握好地质文化村建设的基本定位。要以地质文化为主线,通过科普故事、文学创作、文艺表演等形式把地质文化和乡村文化二者“串起来、亮出来、用起来、活起来”,形成独具特色的地质文化;深挖包含地球知识、地质精神等在内的地质科学文化,保护和传承优秀的乡村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使地质文化在乡村建设中深入人心,贯穿始终。

  同时,他表示,要多渠道推动、提高科技供给侧质量,促进地质科技支撑服务融合相关产业,提升挂牌村(镇)创新发展能力和价值水平;强化平台建设,加强村镇品牌、资源的宣传、交流,支持共建共享,共同做强地质文化村(镇)品牌;持续推进与旅游、文化、农业、教育、康养、休闲、运动等产业融合,培育村(镇)发展新业态,推进软硬件设施建设,促进管理服务体系、投资融资体系等建设,不断推进地质文化村(镇)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

  擦亮地质文化村“金招牌”

  “2021年7月,浙江省嵊州市白雁坑村、仙居县金村、江山市莲塘村、磐安县施家庄村4个村庄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地质文化村(镇),数量居全国之首。2022年10月,湖州市吴兴区红里山村、安吉县报福镇、舟山市普陀区东极村3个村庄入选第二批地质文化村(镇);诸暨市应店街镇挂牌筹建,数量继续领跑全国。目前,安吉县余村、开化县士谷村、泰顺县龟湖村等9个村(镇)正在积极开展地质文化村创建。”浙江省地质院基础地质调查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张建芳表示。

  记者近日走进浙江省首个以镇为单位创建并入选中国地质学会第二批三星级地质文化村(镇)的安吉县报福镇,在这里感受了沙沙律动的竹林绿叶,枝头清脆的阵阵鸟鸣,山涧溪流的潺潺叮咚……

  “报福镇总面积151.23平方公里,下辖11个行政村、1个居民区,常住人口18523人。依托优越的地质资源,报福镇以‘山海有约,安居报福’为主题,设计了地质文化镇标志牌、科普解说牌等展示系统,开发了地质文化镇科普导游手册、研学路线折页等宣传品,建设了生态体验馆、地灾警示教育基地、地质文化陈列室、地域文化馆等科普教育基地,打造了白茶采摘、农耕乐等乡村旅游项目,成为集生态旅游、地质研学、警示教育于一体的地质文化镇。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报福镇先后获得省级生态镇、全国环境优美镇、浙江省十大特色乡镇等荣誉称号,前来报福镇游玩的游客明显增加,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显著提升,幸福指数持续攀升。”该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此外,记者还来到了“两山”理论的发源地——余村。这是一个位于浙江西北部的小山村,面积仅有4.86平方公里,住着280户人家。村子虽小,名气很大,2021年就接待游客近90万人次。

  记者了解到,余村山上石灰岩资源丰富。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余村村民靠山吃饭,开石矿、办水泥厂,一跃成为全县有名的富裕村。随着环境污染代价的付出,余村人意识到,靠“卖石头”不是长久之计,于是,余村开始在开矿与关矿的路口徘徊。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考察安吉余村时,首次作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述。随后,余村通过民主决策决定关停矿山。

  十几年来,余村人民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不仅实现了守护“绿水青山”,还实现了做大“金山银山”。余村人彻底告别了“卖石头”的发展模式,立足生态资源“卖风景”“卖文化”,致力于发展现代农业、绿色制造、休闲观光、文化创意等产业。如今,余村人又依托这里丰富的地质资源,筹划建设地质文化村,不断探索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共享“地质+”成果。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