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5 中国矿业报
——记奋力践行地质报国使命担当的四川省第二地质大队
◎ 曹人心
队长感言:
“为国找矿”而生的四川省第二地质大队(以下简称:二大队),以青春和热血书写了拳拳报国之心,无愧于祖国的号召,无愧于肩负的历史使命。
进入新时代,二大队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合理开发”的重要指示精神,3年攻坚克难,能动创新,牵头编制和策划推动了《四川黄河上游若尔盖草原湿地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获得国家奖补资金20亿元,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及黄河上游生态建设保护做出了极其重要的支撑;8年扎根四川达州宣汉,开展川东北深部锂钾资源勘查与开发工作,发现可水溶开采的新型杂卤石钾盐矿和富锂钾卤水,取得显著找矿突破,促成了千亿级锂钾产业园落户达州,为加快建设成渝双城经济圈万达开天然气锂钾综合利用集聚区、培育争创全省川东北区域副中心城市经济发展新优势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和资源支撑。
下一步,二大队将以“英雄地质队”为榜样,积极向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学习,秉承先辈“地质报国”的使命责任、情怀担当,为工业找矿、为产业和民生服务,做二大队人,立二大队志,创二大队业,“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做新时代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地质人。
——四川省第二地质大队队长、党委副书记 许向宁
四川黄河上游若尔盖草原湿地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答辩与会人员和405队山水工程项目组合影
8月的若尔盖大草原,天高气爽,明澈清朗。这里是红军长征“三过草地”走过的地方;这里是“红色血脉”无声地流淌的地方;这里是四川省第二地质大队人正在开展若尔盖山水工程保护修复的地方。
2023年3月23日,四川省第二地质大队(简称二大队)在成都市武侯区川旅大厦正式挂牌,标志着承载了三支“为国找矿”功勋队伍的地勘单位,正式开启了以打造“四川地质综合旗舰队”为发展目标的新征程。
队伍重组激活力
四川省第二地质大队由原四川省地矿局101地质队、405地质队和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直属单位原四川省化工地质勘查院整合组建而来,建队距今已有67个年头。
新中国成立之初,摸清矿产资源家底刻不容缓。1952年,西南大区在重庆组建西南地质局,开启新中国四川地质事业新篇章;1954年,101队前身西南地质局511队在金沙江畔雷波县诞生,转战攀西及川西地区,为国家探明了松潘漳腊东北寨金矿、南坪(九寨沟)金矿、攀枝花钒钛磁铁矿、什邡金河磷矿、宝兴锅巴岩大理石矿等20多种大中型矿产资源,特别是率先发现的金河、王家坪、清平等大型富磷矿床,为新中国成立之初急缺的磷化工资源基地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为集中力量探明新中国建设所急需的矿产资源,更好服务四川工农业生产,1964年原化学工业部在牡丹之乡彭州白水河畔组建了四川省化工地质队(后更名为四川省化工地质勘查院简称“化勘院”),肩负起四川磷化工资源找矿重任。建院至今,化勘院潜心地质找矿事业,为国家提交矿产储量地质报告280余份,探明硫、磷、钙芒硝、石灰岩、煤、泥炭、锶、铜、铁、锌等资源量约65.27亿吨。1991年被授予“全国地质勘查功勋单位”荣誉称号。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为发展核事业需要,由国防部和原地质部联合组建的四川省地质局405地质队,诞生在川西高原太阳山下的若尔盖降扎,悄悄肩负起为国找铀矿的神圣使命,一干就是28年。28年里,405地质队共探明了十余个大中型规模的新型铀矿床,实现了国内同类型铀矿床普查、开发、利用的率先突破。405地质队曾经奋战过的川西高原,现已成为我国南方万吨级铀矿勘查基地和国家十大铀资源地之一。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秉承地质“三光荣”传统、“四特别”精神的三支地质队伍,用青春和热血把拳拳报国之志书写在祖国广袤的崇山峻岭间。特别是位于雪域高原的405地质队,因常年在海拔3000多米的高寒缺氧条件下进行重体力劳动,在恶劣条件下坚持开展铀矿坑探作业,在不断取得重大找矿突破的背后,先后有16人因公殉职,180人因工致残。
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三支地质队伍跋山涉水,踏冰卧雪,初心依旧。60多年来,三支队伍共为国家探明了各种矿产资源122处,荣获全国地质找矿与地质科技成果一、二、三等奖共计15项,被原地矿部、原化工部、原国土资源部授予了“全国模范地勘单位”“地质找矿功勋单位”等多项殊荣,涌现出“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奖者李学仁、“大国工匠”杨全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鄢杨文等先进模范人物。他们用巨大的牺牲和丰硕的找矿成果,生动诠释了地质“三光荣”传统、“四特别”精神。
宣汉柳池富钾锂卤水调查评价“柳1井”开工仪式
市场磨砺结硕果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国唱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主旋律,二大队从川西高原和边远山区陆续乔迁至成都平原,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推倒“围墙”,“下海”闯市场。
与大多数刚刚走出大山的地勘单位一样,二大队首先面临的是业务量骤减、大量富余人员分流安置困难的严峻生存挑战。在最艰难的时候,坑探、钻探等班组人员“成建制”待家等候通知,超过60%的职工无工作岗位。面对困难,二大队不消沉、不放弃,以二次创业的奋斗姿态,紧盯国家重点项目、重大工程,投身服务国家经济建设的大浪潮。
1991年,二大队作为四川省地勘行业第一个以隧道工程施工走进市场的地勘单位,拿下了当时全局首个合同金额最大的民生引水隧洞工程项目“四川省开江县宝石桥水库前厢引水隧洞工程”。历时仅18个月,二大队就完成了6.4公里长、2.5米×2.3米净空断面隧道的掘进任务,最终结算收入891.27万元,实现利润80余万元,大大缓解了队上的资金压力。
二大队大胆创新、再接再厉,以地质找矿延伸产业为突破口,大力实施“科技兴队”战略,加快产业结构和队伍结构调整步伐。由原来的专业探矿工程队,逐渐发展成集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为一体的综合性建设实体。
在民生保障方面,二大队先后参与并完成了四川红层丘陵找水打井,援助云南、山东抗旱打井,川西、西藏大骨节病、疱虫病区安全饮水示范井等国家重点工程,受到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
在工程施工领域,二大队人创写了西南地区铁路施工断面最大记录。在哈大高铁建设中,成功穿越了多层深达70多米的漏斗式岩溶发达的“雷区”。承担的成灌高铁某建设项目,被中国中铁评为“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项目部”。
在地质灾害防治领域,二大队以“水石分治”理念承担勘察和设计任务的8·13文家沟特大山洪泥石流治理工程,历经多次暴雨的考验,攻克了泥石流防治史上的世界难题,成为全国科研和教学的样板工程;万源滑坡抢险治理,攻克了地质构造复杂、施工难度特大等重重困难,及时完成了抢险治理工程任务,让受灾群众及时回迁家园,受到万源市委市政府高度赞赏;参与的攀枝花机场9#滑坡抢险工程,使断航两年多的攀枝花机场恢复通航,被四川省机场建设集团授予“战滑坡保通航”功勋单位称号。
在海外市场,二大队积极主动走出国门,签订了全局最大的海外工程项目,成功拿下巴基斯坦17.6亿元的水电项目,成为四川省在“一带一路”建设项目中的标杆企业,被四川省商务厅给予奖励补贴300余万元。在柬埔寨,二大队成功取得了该国地下水和矿泉水的勘探许可,对柬埔寨发展本土矿泉水产业、打破该国矿泉水市场一直被国外品牌所主导的局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家沟泥石流治理工程
找矿突破谱新篇
经过近20年的市场探索,二大队虽历经多次划改剥离、改革阵痛,但依然步伐坚定、坚韧发展,成为一支集地质找矿、水工环地质、工程施工、第三产业等多元发展的综合性地质队。
2011年,国家实施首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二大队迅即响应,奉命开赴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区,承担了四川攀西白马-攀枝花地区钒钛磁铁矿调查评价项目,首战告捷。
四川攀西白马-攀枝花地区钒钛磁铁矿调查评价项目历时3年,在草场、茨达和仁和评价区共圈出高精度磁测局部磁异常36个;异常解释推断矿致异常6个;提交新发现矿产地1处;圈定找矿靶区4个。经初步估算,该区域资源储量丰富,达中型矿床规模,为“再找一个攀枝花”立下新功。
随后,二大队又在达州宣汉布局钾盐勘探,再次取得找矿突破。2015年,二大队通过公开招标取得四川省地勘基金支持的宣汉黄金口钾盐勘探项目。这是一种赋存于地下4000米以下地层中的新型卤水矿,是传统地质找矿工作极少涉及的勘探深度,没有成熟的行业规范,成矿理论研究、找矿靶区预测以及具体的钻探施工工艺,需要做大量的探索工作。因此,在勘探实施之初,项目组就把综合研究和施工作业放在了同等重要位置。在具体实施中,项目组对方案进行了多次论证,对井位部署进行多次修正,最终在第一年度就取得了显著找矿效果,并把化验分析结果中的另一个高异常元素“锂”一并纳入主要勘查对象。这一找矿突破得到了钾盐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郑绵平及其团队的关注,双方很快达成合作意向,围绕宣汉锂钾的产学研共建,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2017年,二大队找矿工作再取得突破性进展,探获了厚度达30米以上的石盐型杂卤石。该类型的钾盐被郑绵平院士命名为新型杂卤石钾盐矿,宣汉地区也由此被认为是四川盆地钾盐找矿最具潜力的地区。
2021年,中国(普光)千亿锂钾示范产业园成功落户达州市宣汉县普光镇,吸引了正威国际集团、赣锋锂业、恒成钾盐等上下游相关企业相继入驻,现已集中开工建设,陆续投产。在地方政府、科研单位、高校、企业等多方合力推动下,把宣汉建设成为我国首个亿吨级以上海相钾盐资源基地的构想,正稳步实现。二大队也因此成为全省唯一一支深耕于深部锂钾资源勘查开发的团队,并在业界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和一定的影响力。
转型市场经济以来,二大队始终不忘“为国找矿”初心,积极发挥专业优势,聚焦主责主业,为国家探明了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南坪金矿等大型矿产资源;走出国门,在缅甸、菲律宾、老挝、南非、津巴布韦、阿尔巴尼亚、蒙古等国开展了铜、铬、镍、金、铁等矿种的勘查工作。二大队承担的“四川省绵竹市龙王庙磷矿区天井沟矿段详查”获原国土资源部优秀地质找矿项目一等奖、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化工地质找矿一等奖;“四川省雷波县西谷溪磷矿普查”项目获中国化学矿业协会地质找矿成果一等奖;“四川省绵竹市白溪口石灰岩矿等10家露天矿山实地核查”项目成果获中国化学矿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四川省峨边县华竹沟磷矿延伸详查及核实”项目获中国化学矿业协会找矿成果二等奖。二大队也因此先后被原国土资源部评为全国地质勘查行业先进集体,授予“全国模范地勘单位”称号。
改革创新添动力
早在2016年刚刚摆脱严峻生存压力、发展稍有起色之际,二大队便对一眼就能看到顶的传统地勘市场容量产生了焦虑。
经过长达一年的多轮、多地情况摸排、实地走访和需求对接,二大队深刻意识到,地质行业的春天终会到来,但这个春天绝不是简单的地质找矿行业的复苏,而是“绿色矿山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土空间规划”“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旅游地质”“农业地质”等“大地质”的兴起,这才是国家未来发展对地质技术新的需求方向,才是今后地质工作的热点和新的着力点。从以前只关注地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到如今把工作范畴投向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等“生命共同体”之下的大地质生态领域,二大队对今后的转型升级发展路线,渐渐有了自己的思考和抉择:在新兴地质领域提前发力,用先发优势和大力开展创新工作,谋求弯道超车。
2018年,二大队设立了创新基金,出台了《创新工作管理办法》,向全体干部职工发出创新工作号召。随着年底一个个创新奖励的兑现,干部职工的创新工作热情和干事创业热情得到了极大的激发。特别是在“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领域,二大队率先取得突破。
生态文明建新功
2018年,一个项目组成员年龄普遍不超过35岁,由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为主的高学历团队在二大队迅速成立,正式进驻阿坝州开展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他们以“创造自己满意和有价值的精品”为团队箴言,夜以继日奋战近千个日夜,进行项目攻关,开辟了二大队“以大地质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的新战场。
3年里,项目团队先后组织100余人次深入阿坝州的山山水水收集第一手数据,近20次与阿坝州各级机关单位对接座谈交流了解需求,申报材料先后修改讨论形成100余个版本。此外,项目组还致力于以地质科技创新提升项目成果科技含量,积极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展开合作,申报科研基金,开展科研立项,取得了高寒湿地生态系统修复理论技术体系和实现途径研究、高寒草原湿地生态系统要素评价和生态问题识别诊断的方法体系等5项科研成果和多项软件著作权;创造性地提出了适宜高海拔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开展生态保护修复的整套技术方法体系。以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桥为组长的专家组认为,基于地质-生态系统自然演化规律的高海拔草原湿地绿色发展“若尔盖模式”研究等成果,填补了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22年6月,若尔盖“山水工程”在与全国19个同类项目的同台竞技中脱颖而出,成功通过竞争性评审,成为全省“十四五”期间首个成功申报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获批国家奖补资金20亿元,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丰收。
若尔盖“山水工程”也成为二大队实施创新工作管理办法以来,以科技创新反哺项目经营和创造新项目取得的代表性成果之一,以及继宣汉深部锂钾资源勘探之后,以创新工作开创高质量发展大局的又一面旗帜。
同时,二大队还在国土空间规划、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房地一体化测绘、国家三调等以前未涉足的新兴领域相继发力开辟了多个新战场。在传统地勘市场持续萎缩、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探索了一条以发展大地质、满足国家和人民群众对地质工作的新需求、以创新工作发展地质科技、谋求自身发展实现自身价值的创新发展之路。
编辑辣评
一路走来,四川省第二地质大队从来都不缺少鲜花、荣誉和掌声。但对于二大队而言,他们更看重的是地质找矿中的一个个重大突破,以及那份“为祖国找矿”的无上光荣的责任和使命。而这份责任和使命是地勘队伍长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无私奉献中的一种积极担当,是“三光荣”精神代代传承的力量之源。
{{panel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