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3 中国矿业报
◎ 陈 智
拙,是不巧,多代表迟钝、粗劣、不灵活、有缺憾……本是一个贬义词。因而,“精”可与“美”登对,“拙”却落与“劣”苟合。
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特征或属性,多伴有感情色彩,亦附加了人的主观价值判断。我们在欣赏一个物件时,常简单直观地判断它是精美,或是丑拙,实际上已清晰表明了自己的好恶与取舍。
《道德经》有言:大巧若拙,大成若缺。即是告知大众世间万物皆有两面,我们不应片面、肤浅地去看待问题,而是要学会用发现美的眼睛,在一些看似平淡无奇的事物中发现其美感,挖掘其神韵,就好似一棵柔弱的小草,虽无参天大树的伟岸身躯,却依然是辽阔草原上一道美丽的风景;一条涓涓细流,奔向前方只有残崖断壁,然而一泻千里,却演绎了飞瀑的磅礴气势。
诗仙-黄河石
精巧固然讨喜,但有时拙也是一种自然之美,需要更高的眼力去发现。中国艺术讲究“拙”:画家痴迷枯笔焦墨,诗人以拙句出奇作,匠人以粗朴塑雅器……这些看似粗陋、不事雕琢的东西,在我们眼中却呈现出独特的美感。在艺术创作中,“拙”更是被上升到一种境界,是为“古拙”或“朴拙”。艺评家将其分为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笨拙;第二种境界——精巧;第三种境界——朴拙。
“拙”,早已成为我国美学精神的一个特色命题。古拙、清拙、朴拙、稚拙……以“拙”为中心我们展开了更为广阔的审美视界。“拙”,也赋予了我们对事物的另一种感受与体悟。大巧若拙、大智若愚,拙得近乎愚时,在智者看来,无疑便是大智的外显。
佛钟-冰彩玛瑙
石,自然之尤物,风化水蚀,或雅或俗、或简或繁、或拙或巧……风格各异,千差万别。有的人对“巧”石情有独钟,然也有人对“拙”石心存执念。
文人愿以“拙”字来命名居所或著作,如王献臣建的拙政园、林之奇的《拙斋文集》。甚至连做人也追求“拙”,在为人处事上,主张藏巧于拙、以退为进的智慧,“守拙者”曾国藩一生行知有恒,知己之拙、守己之拙,终为师为将。
赏石、藏石者亦有同好。他们拨开纷繁芜杂的迷雾,善于从朴色、拙形中寻找素隐之美,醉心于顽石身上散发的拙朴气质。一石隐没于芸芸众石之中,没有娇艳绚丽的色泽,也无空灵奇玄的形态,不张扬、不浮华,却透着一种淡然与朴实。初见,或许不会生出一见钟情的好感,但只要给予彼此时间,抛开杂念,摒弃固有的陈规,静心去品赏,终会日久生情,读懂它、迷恋它。
师徒-大湾石
中国人喜欢玩石、赏石、藏石,因为“石头”呈现着天然拙趣,拙素见巧、愈拙愈雅。老子说:“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他宁愿做一块坚硬未雕的石头。哲学认为,“既雕且琢,复归于朴”,它重视的是原初的、本原的生命真实,是从精至拙、从华反朴的一种回归。
前人以瘦、皱、透、漏4个字来概括雅石的美,这4个字的核心意思就是“拙”。“拙”就是把巧的元素去掉,追求本真。随着赏石种类的拓展以及当代玩石人赏玩理念的转变,“形、色、质、纹、韵”这一新的赏石标准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赏石观念,成为主导性的审美要素。
在赏石过程中,挑剔易,而包容难。玩石,需要沉淀,亦需怀包容之心,切勿急功近利、吹毛求疵,你若挑剔,处处皆瑕疵;你若欣赏,处处皆风景。这种排除私欲、纯粹自然的状态,就是“拙”。拙,不是笨拙,而是不刻意求取,在超心机和技巧的过程中完成心灵的自足。
雅石是精致的,也是拙朴的。雅石之朴,在于自然天地之造化。其中蕴藏着人对自然的依恋和向往,体现着人对自然最为真挚、质朴的情感。拙,常常泛出岁月打磨的厚重感,因而附着了“古”的气息。古拙之中,有时间的沉淀、有静穆的崇高、有超脱的情怀。
温馨一家-戈壁石与硅化木组合
透过斑驳内敛的石肤、深浅交错的纹理、深沉凝重的色调,一方被风雨千万年冲刷、磨洗的顽石呈现出苍老之境,那是岁月留下的印记。山水画中,无枯木不通疏,不显苍古之态。中国人尤能领会枯槁之美、苍老之趣。枯藤老树昏鸦、残荷断木怪石……虽看似丑陋、颓废、毫无生气,但是“外枯而中膏”,在衰败中透露出生机,在沉静中饱含着智慧。
平淡古拙的美学风尚,推崇的是一种“老”的境界。然而,“老”并不预示着衰退,也不代表着行将朽木,而是意味着一种天成之妙,在淳朴和成熟中透着烂漫与天真。正因如此,我们才会被看来“老气横秋”散发着沧桑感的顽石所吸引。静心清灵的磁场,将我们的童心召回,如初生的婴儿、东起的旭日,是洗尽铅华后,复归天性最单纯、最真实的状态。赏石悟道,透过浮华的表面在丑拙枯朽中找寻生命的精神和永恒的意义,或许这才是大自然通过顽石给予我们最珍贵的馈赠。
“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从赏石中感悟人生之道,方知求拙不易,在喧哗的尘世中,守拙更难。但也唯有“拙”于纷繁芜杂的世间,才能在虚名浮利的诱惑中,做到宁静致远、淡泊明志、宠辱不惊的自在。
{{panel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