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硒”游

2024.06.18 中国矿业报   

  ◎  张俊 喻思阳

  近年来,一种有着“生命的火种”“心脏的守护神”等美誉的微量元素——硒,成了大众追捧的“宝贝”,富硒土地身价倍增,富硒产品大受青睐。

  如果说,水被誉为生命之源,那么硒就可以被称之为生命的火种。硒是一种化学元素,元素符号为Se,早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认为是有毒元素,对我们的健康会产生危害。直至1957年,德国生物化学专家施瓦茨为硒正名,发现硒化合物能有效保护肝脏,之后各国科学家对硒在人体内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大量深入研究,自此拉开了研究硒与健康的序幕。

  硒与人体健康

  1973年,联合国卫生组织宣布,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大量研究表明,硒具有提高免疫力、防止衰老等功效,人体内的硒90%来自食物,通过食物摄入补充硒是一条安全有效的途径。

  在严重贫硒地区,一种名为“克山病”的地方性心肌病较为常见,对人类健康威胁很大。科学研究发现,血硒水平的高低与癌的发生息息相关,小剂量补硒能大大减少该病的发生。除了对“克山病”的抑制,硒还能清除人体内自由基,参与受损心肌的修复、预防和治疗心脏病、肝脏病等40多种疾病,对重金属有拮抗功效,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癌变的作用,是人体微量元素的“防癌之王”。

  1988年,国内对硒的研究也达到了一定热度,中国营养学会决定将硒列入人体必需的元素名单,在此之后,“补硒”逐渐成为国内健康领域流行的一个热词。

  物以“硒”为贵

  硒元素,从何而来?

  据研究,土壤中的硒主要来自成土母质,而母质中硒的含量又取决于母岩,不同类型岩石的硒含量差别甚大,这种复杂的地质现象为人类寻硒提供了科学依据。

  生态地球化学界把介于0.4-3.0毫克/千克的土壤称之为富硒土壤,富硒土壤是生产富硒农产品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近年来,大量调查成果证明,按0.4毫克/千克圈出的富硒土壤区内农产品通常具有较高的富硒率,对于指导和规范不同地方的富硒土壤规划发挥了重要作用。

  富硒土壤具有稀缺性特征,目前我国72%的县市不同程度的缺硒,其中1/3为严重缺硒区。需通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等手段发现天然富硒土地资源,该工作需大量采集土壤及农作物样品,并根据化验结果,进行天然富硒土地的划定与认证。

  发现富硒土地不易,然而富硒土地就一定能生产出富硒的农产品吗?当然没有这么简单!富硒土地能否生长出富硒农作物,还取决于土壤中硒的有效性和作物自身的富硒能力。因此,天然的富硒农产品就显得弥足珍贵。

  “硒”望无限

  近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专门组织开展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专项调查工程,制定《天然富硒土地划定与标识》技术标准,在全国各地调查圈定绿色和无公害富硒建议区近400处,支撑江西赣州、云南昭通、黑龙江海伦、湖南新田等地建设300余处富硒农业产业示范园,形成了“梦江南”“虔农”“五色谷”等一批市场畅销绿色富硒农产品品牌,“富硒+优势农产品”和“富硒+康养旅游”等新业态不断涌现。富硒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有效助推了乡村振兴,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2022年,中国地质调查局长沙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在湘西乌龙山地区成功申报了1.3万余亩的天然富硒土地,给龙山县特色农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强有力地助推龙山县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培育农业品牌,利用富硒资源优势打造集生态、旅游、康养等“一体式”多功能产业集群,有效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

  富硒土地是大自然的馈赠,来之不易,人们视其为“金土地”。未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养生意识的增强,富硒土地的利用将逐步成为促进生态文明和农业经济的重要抓手。发挥地质工作的先行性作用,保护好、利用好这一宝贵的土地资源,是我们新时代地质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让富硒之花在沃野中盛放,我们永远在路上。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长沙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