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1 中国矿业报
——看安徽省321地质队如何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 汪有红
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新能源、物联网等新技术不断赋能,对地质工作方式方法、调查效果、成果展示等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地勘单位转型发展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更生动的场景和更高的要求。
安徽省地矿局321地质队(以下简称“321地质队”)通过利用信息化、物联网技术开展智慧矿山建设的实践,深刻领悟到地勘单位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要有效吃准吃透政策,精准把握趋势和机遇,深刻认识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对地质工作提出的新需求新任务,找准地质工作与新技术结合的契合点、切入点、发力点,大力推动新技术新方法与地质工作深度融合,加快更新先进设备,精心培育地质工作新的应用场景和更高效的应用手段,有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驱动
321地质队始终致力于科技创新,紧盯地质行业科技前沿,在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国土资源一体化修复、矿产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土壤污染防治、三维可视化及信息技术应用、高分技术应用等方面,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以地质科研项目为载体,提升整体科研技术水平,形成核心竞争力,并探索建立“研发在外,转化在内”的协同创新模式,推动科研项目产业化。当前,321地质队正在积极推进铜尾矿有价金属回收及制备重金属吸附材料关键技术中试实验,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化做准备,并持续推进含硫尾砂非烧结砖关键技术研发工作。该队院士工作站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安徽省重点研究和开发计划项目“铜陵有色金属行业污染地块成套治理与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通过评审验收,编制成果科技报告1份,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开展有色金属行业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技术示范1处,编制企业标准1项。同时,《长江干流(安徽段)非金属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成效评估技术方法研究》也已顺利通过遴选,提交了项目实施方案。
拓展服务
地勘单位高质量发展要精准对接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将地方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农业、应急管理、数据资源管理等政府部门作为重点服务对象,主动靠上去、精准接上去、全力融进去,充分发挥地质在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中的独特作用。
321地质队积极服务地方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农业等政府部门,承接了土壤“三普”、国土空间规划、矿山生态修复、智慧矿山建设、土壤污染调查、土地质量调查、地震安全性调查评价等项目,积极跟踪服务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水资源基础调查及全省地面沉降监测网建设工程等重大项目。同时加强各类地质调查成果的集成与应用,服务地质文化村(镇)建设和天然矿泉水、天然富硒地的开发利用,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技术支撑。
地质灾害防治是地质工作的重要职责。围绕社会发展需求,321地质队做好防灾减灾救灾等地质服务“大文章”,积极发挥铜陵地质灾害防治中心专业技术优势,支撑服务地方政府防灾减灾救灾,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构建产业链
按照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总体思路,321地质队探索推进地质服务产业链建设,着力打造以支撑矿业全生命周期的矿山服务业,进一步完善智慧矿山平台建设,加强矿山各项生产管理数据的集成与融合,引入矿山生态修复、能耗管理、安全生产管理等新模块,同时加强实景三维、储量三维模型的应用,提升矿山的生产运营效率,着力打造以支撑生态保护修复的生态服务业。该队地灾所申报的“基于系统耦合的矿山生态修复技术”入选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创新适用技术名录(第一批)》,运用该技术开展的“铜陵市义安区叶家湾铁矿废弃矿山生态修复设计”项目,预计可修复耕地(旱地)面积约9.03公顷、修复林地(乔木林地)面积1.70公顷,提升林地面积约0.98公顷,保护林地面积约21.32公顷,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显著。该队巨石公司正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拓展以支撑综合监管的数字服务业,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3年荣获“安徽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铜陵市数字经济先锋榜企业”等称号。
当前,321地质队正依托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铜陵数据与应用中心,成功申报了安徽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计划“数字铜陵空间信息平台”项目,该平台将充分发挥大数据引领支撑作用,利用地理空间信息技术,整合多方面数据资源,建立专题模块,为城市建设精细管理、资源与环境监测和“数字铜陵”建设等国计民生领域以及国家重大需求提供空间信息综合应用服务和解决方案。
{{panel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