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2 中国矿业报
——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纪实
◎ 本报记者 刘艾瑛
在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西山煤电”)智慧水务大数据平台上,每天的进出水量、回用水量、用药量及出水水质各项指标一目了然,污染物在线监测数据可实时传输到当地生态环境部门。这是记者日前在山西焦煤西山煤电官地矿采访时看到的一幕,经处理后的矿井水水质可达Ⅲ类要求,并实现全部回用。
西山煤电是我国最大的炼焦煤生产基地、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之一,是山西焦煤集团旗下重要子公司。西山煤电现有34座矿井,配套9座选煤厂,资源整合矿井外委14座选煤厂,生产原煤全部入洗;现有4座燃煤发电厂,总装机容量447万千瓦。其中,古交发电厂是全国最大的燃用洗中煤坑口电厂,保证煤炭资源的充分利用,电厂余热担负太原市三分之一集中供热面积。
建企60多年来,西山煤电累计提供13.2 亿吨洁净优质煤炭资源,输出电力2475.9亿度,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华环境友好企业”“联合国清洁煤技术示范企业”等荣誉称号。
官地矿矸石山治理后实况图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加快企业转型发展
西山煤电依托煤炭共伴生资源,加快绿色转型发展。从2011年开始,西山煤电与晋煤集团合作成立了蓝焰煤层气公司,年均提供优质清洁煤层气6300万立方米,累计新增产值10.7亿元;积极培育内部环保专业机构,于2017年成立了环保专业运营公司,对矿区污水处理、复用实行集中管理,年均处理矿井污水2200万立方米,中水复用率达82%;新增绿化面积26万平方米。
西山煤电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承载国有企业历史担当。2018年,7座矿井避让退出与矿权重叠的自然保护区、泉域重点保护区面积51平方公里;2020年、2022年,先后避让退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地、森林公园等保护地64平方公里。
为更好地推进绿色矿山建设,西山煤电及各矿井成立了绿色矿山建设领导机构,明确了职责分工及目标任务,每年初制订绿色矿山年度实施方案,总结成效与差距,确定年度重点工作及资金计划。
2019年至2023年,西山煤电杜儿坪矿、屯兰矿、西曲矿、东曲矿、镇城底矿、马兰矿等6座煤矿先后被列入国家绿色矿山名录,官地矿、鸿兴矿、南岭矿等被纳入山西省绿色矿山名录;根据山西焦煤及西山煤电统筹安排,其余矿井2025年底前达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
借政策东风 加快西山矿区生态环境治理
西山煤电主动把矿区建设融入城市建设中,积极配合太原市政府完成了西山矿区“三河三路”、两河西延工程,治理了玉门河、虎峪河、九院沙河,在河道两侧施工快速路及景观工程,方便了西山矿区通行,美化了西山环境。
与此同时,他们还积极推进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近几年累计投资11. 2亿元,对白家庄矿、西铭矿、官地矿等12座排矸场进行了生态恢复治理。其中,马兰矿矸石山建成了全国一流花园式矿山公园;官地矿、西铭矿、杜儿坪矿、白家庄矿建成了山西省矸石山生态修复治理试点示范矿井。通过治理,西山煤电还清了矸石山历史“欠账”,实现了各矿煤矸石资源化利用及排矸场生态恢复,为矿区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近10年来,西山煤电配合属地政府先后配套采煤沉陷区村庄搬迁安置费用2.49亿元,对43个村庄进行了搬迁安置;积极履行矿山环境治理和土地复垦义务,累计投入资金近8亿元;加强矿区范围地质灾害和土地塌陷监测治理工作,发现隐患及时调查治理,近几年矿区未发生地质灾害事故;开展井下粉尘综合治理,平均降尘率达到81%。
西山煤电以建设“美丽西山”为目标,对矿区道路进行绿化、美化、亮化,矿区绿化率大大提高,多个矿井被评为“中国煤矿康居建设小康矿”。
多措并举 提升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西山煤电多措并举提升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杜儿坪、屯兰、晋邦德、鸿兴等矿井积极推广切顶卸压无煤柱开采等新技术,提高了煤炭资源回收率。各选煤厂近几年均进行了浅槽重介工艺改造,提高了洗选回收率,原煤入洗率达到100%。
与此同时,他们不断提高瓦斯利用率,已投产运行地面高、低浓度瓦斯发电站8个,井下年均抽采利用瓦斯0.84亿立方米、发电量2.6亿度, 折合使用标准煤10万吨,高效利用共生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西山煤电以标准化污水处理厂创建100%为抓手,先后完成了42座标准化污水处理厂建设改造,实现了自动加药、集中控制、在线监测和调度集成等功能;在打造官地矿污水厂为国内一流数字智能化标杆矿井水处理厂的基础上,高标准完成了5座自动化污水厂建设,建立了西山环保智慧运营管理平台,实现了对各矿井水处理站系统运行状态实时监控、运营参数自动监测等功能。
下一步,西山煤电将在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中,统筹兼顾资源利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土地复垦、企业文化建设等,切实将绿色矿山建设贯穿全过程,加快推进各煤矿绿色矿山建设和西山绿色示范矿区建设,加快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完善配套制度及规范标准,不断提高智能化、信息化建设水平,推进“黑色煤炭、绿色开采”,加快美丽西山建设步伐,将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环境打造成西山煤电的新名片。
{{panel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