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 | 实现由矿业向“美”产业的转型升级

2022.03.10 中国矿业报   

  ——全国两会代表、委员谈资源型城市转型

  ◎  本报记者 刘晓慧

  2021年,尽管仍受疫情影响,在诸多经济强势进位的城市中,不乏像榆林、鄂尔多斯、包头这类资源型城市。可以说丰富的能源资源为一座城市经济的复苏和振兴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对于资源型城市来说,资源是双刃剑。从一定程度上讲,资源也将成为遏制区域发展的“资源陷阱”。如黑龙江鹤岗、甘肃玉门等城市都是典型的资源枯竭城市,靠煤炭、石油等资源而兴盛,一旦资源枯竭,也便丧失了经济支柱产业。如何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也成为今年两会代表委员们关注热议的话题。

3.png

  以项目为王奋力拼个新铜陵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铜陵市委书记丁纯表示,要探索资源型城市发展新路,“坚持项目为王,奋力拼出一个新铜陵”。

  安徽省铜陵市的产铜史已有3500年。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炉铜水、第一块铜锭、第一个铜工业基地、第一支铜业股票都来自铜陵。2009年,铜陵被列入了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谋求转型发展。2019年,在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典型经验报道中,铜陵曾作为典型城市被重磅推介。2021年,坚持把实体经济和制造业作为最大家业来打造,紧扣规上工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双倍增”,抓实亩均效益评价,统筹推进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铜陵市工业投资增速均居全省第2位;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绩效考评居全国第2,获国务院真抓实干督查通报激励表扬。铜陵有色跃居世界500强第407位,较上年前进49位。

  “铜陵市靠工业和制造业起家,也必须靠工业和制造业走向未来。铜陵需要推动传统制造业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延伸。”丁纯表示,铜陵将继续着力推动铜矿山、铜加工、铜冶炼三项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做足铜加工的大文章。坚持一手锻长板,抓住铜、延伸铜,推动传统产业往高端环节走,做强做优首位铜产业;一手补短板,不唯铜、超越铜,推动新兴产业往核心环节走,打造“133”先进制造业集群(即国家级先进结构材料1个首位制造业集群,化工新材料、专用装备、绿色建材3个特色优势先进制造业集群,新一代半导体材料、高端元器件及电子材料、新能源3个具有优势潜力的战略性新兴制造业集群),形成与长三角中心城市产业梯度互补、深度融合、多点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同时,推动先进制造和现代服务深度融合,加快发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力争“十四五”末,经济总量倍增。GDP迈进200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800亿元,规上工业营收突破5000亿元。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作为资源型城市,我们将加快城市绿色转型升级步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丁纯表示。

  打造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先行示范

  山西阳泉,一个以煤炭为主导产业的资源型城市,建市60多年来,累计生产原煤18亿吨,平均每平方公里产煤35万吨,是全国单位面积产煤最多的地区,为山西省经济高速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长期高强度、粗放煤炭开采,煤电等传统产业占比高,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破坏……阳泉有着所有资源型城市的“通病”,转型压力大。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能源革命,确保能源供应,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为阳泉市高质量转型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干劲。”全国人大代表、阳泉市委书记雷健坤从政府工作报告中深受启发,也倍感振奋。雷健坤表示,阳泉市要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战略中找准新定位,抢抓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这一战略机遇,做优传统能源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蹚出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她表示,下一步阳泉市将围绕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要求,打造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先行示范。

  要优化产业结构方面,深入实施工业赋能育新、数字经济优先发展、服务业扩容提质等战略,协同推进传统产业内涵集约发展和新兴产业集群规模发展。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布局建设“5G+”智慧矿山,推广绿色开采技术应用。锚定新能源电池、新型碳基、新型有色金属、新型半导体、新型绿色建材五个方向,推动新材料产业延链强链。深入实施数字基建、数字场景创新、数字产品制造、数字赋能、数字治理提升“五大工程”,塑造弯道超车、换道领跑的新优势,全力打造“智车之城”。在推进创新驱动方面,锚定创建国家级创新型城市、申报国家级高新区的目标,建设日昌晶蓝宝石和贝特瑞负极材料等重点项目,建成达效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蓝宝石生产加工基地和全国第三大负极材料生产基地。加快实施电解铝、水泥、耐火等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打好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升级、创新人才集聚和创新文化提升的“组合拳”。要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转型蹚新路的关键一招,继续实施营商环境首位战略、开放格局重塑战略,不断激活发展动力。推动主体倍增工程,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加速与中部城市群和京津冀联通、联动、协同、协作。支持阳泉优势特色产品进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实施生态筑基战略,统筹做好“两河四山一泉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和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在全社会营造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阳泉将进一步凝聚转型共识,提振发展信心,奋勇争先进位,努力蹚出具有本市特色的转型新路,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雷健坤表示。

  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杜儿坪矿治理后的矸石山休闲公园

  推动“煤”经济向“美”经济转变

  “资源型地区是我国资源能源供应的主体和基础工业的主要集聚区,为我国工业体系的形成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发展工业旅游已成为推进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破解发展难题的新路径。”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王爱琴建议支持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工业旅游。

  资源型地区积累了丰厚的工业遗产,可以发展重工业旅游、高科技旅游、手工业旅游等多种工业旅游形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务院及多部委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以全国资源型城市为主体,以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工业文化遗产为基础的政策框架逐步完善,工作合力不断增强,资源型地区工业旅游快速发展。

  山西的工业旅游起步较早。中国煤炭博物馆于1989年开馆,山西汾酒博物馆于2007年开馆。平朔露天煤矿坚持边开采边恢复生态,于20世纪90年代开辟了工业旅游线路。山西还陆续开发了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太钢博物园等,工业旅游经济发展势头正猛。

  “工业遗产的保护和活化利用仍不被社会所重视,工业旅游区标配设施不全,工业旅游投入与回报不对等,区域协作还不够。”王爱琴表示,当前工业旅游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政策落实难,产业支持力度弱,开发形式单一,尚未形成体系。

  她建议,一是将工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积极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实现工业文明的动态传承。二是理顺体制机制,加快衰退产业产区转型发展,加大对工业旅游等接续替代产业的专项扶持,通过引导性资金投入、项目支持缓解工业旅游资金短缺的矛盾,激发发展活力。三是推动符合条件的工业文化主题博物馆进入公益博物馆项目扶助范畴,打造一批工业文明保护传承新载体、工业旅游互动体验新场景。四是因产制宜分类施策,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培育建设以工业文化为核心的工业文化景观、科普示范基地、研学基地、工业文化教育实践基地。五是实施“工业旅游+生态”“工业旅游+科技”“工业旅游+文创”计划,统筹规划、协同推进,构建工业旅游融合发展新格局。六是突出地方特色行业特征,形成具有产业规模、集聚效应、旅游吸引力的工业旅游发展集群,推动“油”经济向“游”经济转变、“煤”经济向“美”经济转变,助力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轻型化,促进工业提质增效。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